1.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格文书管理小程序
2.源程序->可执行程序
3.冬训营丨高级威胁活动中C2的多样风格
4.gcc如何生成可执行程序?
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书管理小程序
源代码如下:#include<iostream>
#include<iomanip>
#include<string>
#include<fstream>
#include<stdio.h>
using namespace std;
const int maxb=; //最多的图书
class book//图书类
{
int tag; //删除标记1:已删0:未删
int number; //isbn书号
char name[]; //书名
char author[]; //主编
char number2[];//版次
char position[];//出版社
char time[];//出版年
void addbook(int n,char *na,char *au,char *n2,char *da,char *ti,int pr) //增加图书
{
tag=0;
number=n;
price=pr;
strcpy(name,na);
strcpy(author,au);
strcpy(number2,n2);
strcpy(position,da);
strcpy(time,ti);
onshelf=1;
}
扩展资料
1、源程序中,理系很多符号都是统源成对匹配出现的,为避免遗漏必须配对使用的格文符号。
2、理系用花括号括起来的统源影视源码没有网络部分,但从程序结构清晰,格文便于阅读、理系理解、统源维护的格文角度出发,建议在书写程序时应遵循以下规则,理系以养成良好的统源编程习惯。
3、格文一个说明或一条语句占一行,理系与该结构开始处的统源左花括号对齐。
源程序->可执行程序
源代码到可执行程序的魔术之旅 对于程序员而言,源程序到可执行程序的转换流程似乎轻而易举——预处理、编译、汇编和链接。但这个过程背后的具体运作原理又如何呢?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。 源程序:编程世界的出售头像源码犯法吗起始 源程序,是程序员用编程语言如C/C++、C#/Java等书写的文本文件,是我们能阅读和理解的原始代码。它尚未经过编译,却蕴含着无限可能。 从.c到.exe:编译与链接的交汇点 以C语言为例,源代码文件.c经过编译,首先生成目标文件.obj,这是C编译器的工作成果。然后,目标文件.obj通过链接步骤,转化为我们能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的.exe文件。这个过程中,.obj文件会被链接生成.exe文件后删除,可见它们之间的转换是不可或缺的步骤。 预处理:宏的魔术师 预处理是编译的第一步,通过使用-E选项,源代码会被转换为预编译文件.i。这个阶段处理了预处理器指令、头文件引入、数学口算出题源码注释去除,以及宏替换等任务。预编译文件消除了宏,便于我们检查语法和依赖关系。 编译:语法分析的炼金术 预处理后,编译器对预编译文件进行深入分析,生成汇编代码C2EXE.s。这个阶段是将抽象的源代码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指令序列,为后续的汇编做准备。 汇编:低级语言的桥梁 汇编语言是介于源代码和机器语言之间的语言,用助记符和地址符号表示机器指令。汇编代码C2EXE.s,即程序员与机器之间的直接对话,每一条汇编指令都对应着机器的一条命令。 从汇编到二进制:二进制的世界 接下来,我们使用-O指令将汇编代码转化为二进制文件,这种文件是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机器语言。目标文件.o,即Windows下的.obj,它包含了编译后的掌握全局指标公式源码二进制代码和符号表,是链接的重要输入。 链接:段表与符号表的融合 最后的链接环节,将多个目标文件.o合并成可执行文件.exe。它将段表合并,确保所有的数据和指令在内存中准确无误的位置,同时进行重定位,确保所有外部引用都能正确找到对应位置。 当一切准备就绪,运行C2EXE.exe,屏幕上便会出现期待已久的输出:C to EXE Test !!!!!!!!!这就是源程序转化为可执行程序的完整过程,每一次点击运行,小说语音源码下载都是一次代码的魔法实践。冬训营丨高级威胁活动中C2的多样风格
C2是什么?它是指APT组织掌握的基础设施,即IP、域名、URL。作为动词,C2意味着命令与控制(Command and Control),APT组织基于各种网络基础设施,如广域网/公网、局域网/内网、Tor洋葱路由、卫星等,对已成功入侵的目标进行控制、指令下发、资源下发和数据回传。 在命令与控制过程中,APT组织通过OODA循环展开网空杀伤链,C2属于控制阶段。攻击方需要隐蔽自身行为和通信通道,即使被发现也难以定位真实的C2基础设施,甚至定位到基础设施也无法溯源到攻击方。攻击方为达成效果,使用了多种技术手段,包括Payload、信道、协议、报文、基础设施和C2节点。以下将从基础设施角度,探讨C2的多样风格。 案例一:APT组织入侵网站作为C2 年,安天发布报告指出,攻击者利用BBS漏洞入侵网站,上传Webshell和其他组件作为C2。Webshell作为跳板机,实现邮件发送、信息接收和恶意载荷下载。通过分析发现,攻击者可能使用自研Webshell,能够获取网站服务器信息。Webshell采用加密手段进行保护,但无法直接作为检测指标。 案例二:APT组织利用DDR作为C2 DDR是一种间谍活动策略,用于在未见面的情况下进行信息传递。越来越多APT组织将其用于合法Web服务作为C2,方便创建和测试环境,且加密报文难以直接封禁,对安全产品构成挑战。 案例三:利用入侵的IoT设备作为C2 海莲花组织自年开始使用IoT设备转发流量,隐藏真实C2地址,通过设备取证可获取真实C2节点。 案例四:美国CIA自建C2基础设施控制平台蜂巢 年,维基解密公开了CIA使用的Hive源代码和开发日志,Hive是用于控制恶意软件基础设施的组件,通过可选身份验证隐藏C2节点。 案例五:使用可移动设备作为C2 APT组织在隔离网络中使用可移动设备作为C2,如在SolarWinds供应链攻击中,APT组织利用基于Cobalt Strike的SMB管道作为内网C2。 案例六:基于域名前置的隐蔽通道作为C2 APT组织使用域名前置隐蔽通道和Tor洋葱路由隐藏C2节点。 案例七:图拉组织利用卫星通信作为C2 图拉组织通过中东和非洲国家的卫星网络进行通信,很难追踪到具体位置。他们可能通过BGP劫持卫星通信协议作为C2信道。 案例八:利用其他组织的C2作为C2 年,图拉组织劫持伊朗APT组织的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恶意软件下载服务器,将恶意软件植入目标网络。 结合案例,高级威胁活动中C2的多样风格得到抽象化总结。从威胁框架整体看,C2问题已不仅仅是单一维度。通过深入挖掘流量中的协议和文件格式,提升ATT&CK威胁框架的覆盖度。在定位、观察和情报层面形成闭环,针对C2的多样化情况进行猎杀与捕获。gcc如何生成可执行程序?
1、预处理在这一阶段,源码中的所有预处理语句得到处理,例如:#include语句所包含的文件内容替换掉语句本身,所有已定义的宏被展开。
根据#ifdef,#if等语句的条件是否成立取舍相应的部分,预处理之后源码中不再包含任何预处理语句。
GCC预处理阶段可以生成.i的文件,通过选项-E可以使编译器在预处理结束时就停止编译。例如:gcc -E -o hello.i hello.c
2、编译
这一阶段,编译器对源码进行词法分析、语法分析、优化等操作,最后生成汇编代码。这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,因此也常把整个过程称为编译。
可以通过选项-S使GCC在进行完编译后停止,生成.s的汇编程序。例如:gcc -S -o hello.s hello.c
3、汇编
这一阶段使用汇编器对汇编代码进行处理,生成机器语言代码,保存在后缀为.o的目标文件中。
当程序由多个代码文件构成时,每个文件都要先完成汇编工作,生成.o目标文件后,才能进入下一步的链接工作。
目标文件已经是最终程序的某一部分了,只是在链接之前还不能执行。可以通过-c选项生成目标文件:gcc -c -o hello.o hello.c
4、链接
经过汇编以后的机器代码还不能直接运行。为了使操作系统能够正确加载可执行文件,文件中必须包含固定格式的信息头,还必须与系统提供的启动代码链接起来才能正常运行,这些工作都是由链接器来完成的。gcc -o hello hello.c
5、运行:执行.EXE文件,得到运行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