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QT Creator配置嵌入式Linux交叉编译环境
2.Linux 交叉编译简介
3.linux下如何把一个.c文件通过arm-none-eabi-交叉编译生成一个.bin的码交文件然后在qemu上运行
4.在Linux系统给树莓派交叉编译OpenCV
5.TSN之linuxptp交叉编译
QT Creator配置嵌入式Linux交叉编译环境
大四那年,我曾研究过如何在PC机上交叉编译出能在树莓派运行的码交ARM汇编程序。现在,码交我突发奇想,码交是码交否也能在QT Creator上配置交叉编译环境,以在嵌入式Linux上运行QT程序呢?本文将以全志V芯片作为目标平台为例,码交赚钱公式源码详细介绍如何在QT Creator上配置交叉编译环境。码交对于其他目标平台,码交参数稍作修改即可。码交
**准备交叉编译器环境
**首先,码交利用全志V开发板提供的码交Tina SDK包中的交叉编译器。假设Tina SDK包放置在当前用户目录下,码交目录名为tina-v-open,码交则交叉编译器所在路径为~/.tina-v-open/bin。码交接下来,码交将交叉编译器路径、编译器引用的库文件路径添加至环境变量。在~/.bashrc文件末尾,使用管理员权限编辑,加入以下两行代码。python计时源码然后执行命令刷新环境变量。
验证交叉编译器环境是否配置好,输入特定命令,查看gcc版本,确保版本为8.3.0。
**编译QT源码
**编译目标是生成在目标平台可用的QT库以及相应的qmake。首先下载QT源码,解压至当前用户目录。接下来,修改qmake.conf文件,调整配置以适应目标平台。随后,新建目录存放编译后的QT库,配置编译选项,指定编译线程数,加快编译速度。最后,开始编译QT源码,并验证编译结果。bind源码实现
**配置QT Creator
**QT Creator是用于QT程序开发的IDE。若未安装,可通过相应途径获取。配置编译器时,打开QT Creator,选择“工具”->“选项”,在“编译器”一栏中添加GCC和G++编译器路径,指定名称。接着,配置交叉编译用的QT版本,通过添加qmake路径到“QT Versions”中。最后,配置Kits,设置编译器和QT版本,验证配置是否有效。
**验证测试
**新建C语言工程测试配置的交叉编译环境。在“项目”中设置环境变量,确保编译成功。通过编译后的币资讯源码文件指令集检查,确认程序的指令集与目标平台兼容,完成对交叉编译环境的验证。
Linux 交叉编译简介
Linux 交叉编译是一种特殊编译方式,当源代码在一台计算机(主机)上通过编译器生成目标机器可执行代码时,即使主机与目标机器类型不一致。主机用于编译,目标机器用于执行生成的程序。
为何需要交叉编译?在某些设备如 linksys 路由器或 iPod 上,直接在设备上进行本地编译存在困难,因此通过在拥有适当硬件或模拟器的PC上进行交叉编译,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支持。然而,这并非易事,因为它涉及两种问题:一是程序假设依赖于特定平台,如 x,需要适配;二是交叉编译器本身的问题,如处理器差异、库兼容性、字节序和代码模式等。介入机会源码
交叉编译的挑战包括:程序的平台依赖性,需要修复针对不同平台的潜在问题;以及构建系统的问题,如不同架构之间的差异(如处理器、ABI、字节序和模式),以及编译器构建过程中的复杂循环(如加拿大交叉编译)。
在现代桌面系统中,通过模拟器进行本地编译也是一种策略,尽管效率较低,且可能因模拟器与实际硬件的差异导致问题。此外,为了避免主机和本地编译器冲突,交叉编译工具链通常会为实用程序添加特定前缀。
了解更多关于Linux交叉编译的详细信息,可以参考链接:landley.net/writing/doc...
linux下如何把一个.c文件通过arm-none-eabi-交叉编译生成一个.bin的文件然后在qemu上运行
eabi标准的要好些,可能arm-linux-gcc就是arm-none-linux-gnueabi的一个链接
终于,郁闷已久的问题攻破了,用了三种配置交叉编译的方法,最终在开发板上实现成功了,现在想一想,有的时候真的也是运气。
之前已经试验过使用arm-linux-gcc-3.4.1配置交叉编译编译环境,配置成功了,在开发板上失败了~
后来使用脚本创建交叉编译环境(crosstool-0.),配置成功了(这个用了相当长的时间),在开发板上失败了~
在Linux系统给树莓派交叉编译OpenCV
为了在树莓派上进行OpenCV交叉编译,首先需要准备必要的工具。在开始之前,请确保已安装Git,以便下载所需的源码。
1. 下载OpenCV源码
访问OpenCV的GitHub页面,找到releases部分,选择所需版本,如opencv-3.4.6。下载opencv-3.4.6.tar.gz文件,将其保存到工作目录/home/alpha/workspace。解压该文件以获取源码。
2. 获取Raspberry Pi交叉编译工具
下载适用于Raspberry Pi的交叉编译工具,通常可以从Raspberry Pi官方网站或第三方资源中找到。将下载的工具包解压并将其文件夹命名为rpi-tools,然后将该文件夹复制到/home/alpha/workspace目录下。
3. 编写交叉编译工具链文件
创建一个名为toolchain-arm.cmake的文件,用于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。在该文件中设置tools变量为rpi-tools的绝对路径。这个配置文件将指导编译器如何为树莓派进行编译。
将toolchain-arm.cmake文件保存在/home/alpha/workspace/rpi-tools文件夹中。
4. 开始交叉编译
现在,OpenCV库文件已准备好在树莓派上进行交叉编译。将源码目录/home/alpha/workspace/opencv-3.4.6与交叉编译工具链文件toolchain-arm.cmake置于同一目录下,然后启动编译过程。确保在编译时使用了正确的编译器和链接器,通常为gcc和g++。
编译完成后,OpenCV库将被放置在/home/alpha/workspace/opencv-3.4.6/install_rpi目录中,可供树莓派使用。
5. 编写测试程序
在树莓派上编写简单的OpenCV测试程序,以验证编译是否成功。测试程序可以使用OpenCV提供的示例代码或自定义代码,执行基本的图像处理操作,如读取、显示、转换和保存图像等。
通过以上步骤,已成功在树莓派上完成OpenCV的交叉编译过程,为后续的树莓派项目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TSN之linuxptp交叉编译
本文主要介绍如何进行TSN之linuxptp的交叉编译,以实现特定的TSN测试需求。首先,明确开发环境需要针对aarch架构的芯片,本案例主要以imx8mp-evk为例,但操作方法适用于所有aarch架构的芯片。此过程包含开发环境的搭建与配置,以及linuxptp的使用与调试。
linuxptp是实现IEEE标准的精准时间协议的Linux实现。其设计目标是提供一个稳健的协议实现,并利用Linux内核提供的现代API。此软件主要用于测试TSN的.1AS特性,对内部实现感兴趣的读者可查阅相关链接。
本文重点在于为何需要进行交叉编译。在大多数嵌入式Linux系统中,linuxptp是标准组件,但为了利用gdb进行调试,需要进行交叉编译以加入调试信息。通过git下载最新代码,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特定板子的编译需求。
在修改makefile和源码后,使用特定命令构建交叉编译环境。编译过程中可能出现因重复定义导致的错误,此时根据源码报错信息,注释或修改missing.h文件中的相关代码即可解决问题。完成修改后,交叉编译成功,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具有正确属性,通过make install打包归类,方便后续调试。
将编译结果复制到开发板上,发现软件版本为最新编译的3.0版本。整体流程在个人能力范围内,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。
本文旨在分享TSN之linuxptp交叉编译的具体实践过程,以期对相关开发者提供参考与帮助。请注意,本文内容不包含关注、转发、点赞、评论等社交互动信息,仅作为技术分享与交流之用。
2025-01-19 23:30
2025-01-19 23:21
2025-01-19 22:27
2025-01-19 22:15
2025-01-19 22:09
2025-01-19 21:55
2025-01-19 21:53
2025-01-19 21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