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遊英一趟,遇上移英移民首次遇上近年移居英國之港人。港人
「移英港人」,見證近年時常聽見這幾個字,史重但這趟才有機會真正接觸這些新移民。遇上移英移民
一下飛機,港人表单源码介绍已聽到一些排隊過關的見證旅客講著港式粵語。機場職員分流時問他們手持甚麼護照,史重他們都說「Hong Kong」,遇上移英移民然後被指派到非英國和非歐盟的港人那條隊中。一瞥之下,見證發現隊中至少有十個港人,史重前後皆有,遇上移英移民他們手中有藍色封面特區護照,港人有紅色的見證BNO,亦有一大疊文件,應是风云自动发卡源码首次入境。在機場未過關已先感受到香港氣氛,與我居住德國小城半年才聽到一次粵語截然不同,很有熟悉感。
在城內一逛,三不五時都聽到粵語,而不少服務人員都講港式英文。到銀行一趟,聽到職員跟中國大陸學生講著港式普通話,怎么进入源码后台教導他們如何開戶;而到找換店查詢,回答的年輕職員亦一口港式英文。我不知道這些是否新來移民,因為口音因人而異,有些人居英多年還是一口港音,有的在香港已練得一口英音。
然而這些職員都很年輕,二十出頭,僵尸校园资源码在崗位中回答查詢有板有眼。那位找換店員,正在聽身旁同事教導工作細節,態度認真。
在英遇上像港人的人,除非肯定他們會粵語,又或在港人餐館內,否則禮貌上都是维加斯主图源码先說英文;然而要是對方跟我先說粵語,我也絕不介意。在德國很少機會接觸港人,但來到英國不用主動接觸,已見到無數港人足跡。去中學時期交流過的寄宿學校,負責老師告知那裡現有約五名港生,我則記得交流時有十多名。我想,原因應是近年許多港人移民,能夠支持子女入讀的中產家庭都選擇移英,一家都在當地,自然不用入讀學費較貴的寄宿學校,可以住在家中。另一原因是港府取消了公務員子女留英津貼,因此少了公務員子女入讀寄宿學校。
留英和留德,都是港人移民史重要一章。前者歷史比後者久,也長年是港人留外熱門地;後者則屬新興,尤其是近年許多德國大學都開辦英文授課之科目,更吸引港人已學生身分留德,亦帶同年幼子女。留英和留德港人,很應該互相認識。在適應上,前者應該較有優勢,然而要聽懂本地英文和融入工作文化,難度不低。